念舊的我們,總覺歷史殘留每個地方一種性格,若美國是’cowboy’,英國是’gentleman’,那法國大概是’worker'(且還略帶優閒)。淡麗的靛藍、輕柔的綿料、簡約的細節... 輕易把法式vintage區分出來,單單幾件'Bleu De Travail'(藍色工人服)足以輕描淡寫地勾劃出時代。 Image by Relics Image Makeup by Amy Lee Makeup Artist Models Sofiee Ng 吳海昕 陳健朗 Kinlong Chan Outfits by White Whale Co. Vintage Clothing & Goods Worker Jacket是法式工服中的經典款式,版型寬闊方便工作、多袋設計收納工具,一般有五枚鈕及多處補強,加上雙針車縫的造工非常可靠,難有結構性損壞,遇到破損只需稍作縫補已可留傳至今。 也許歐洲人「Make Do and Mend」的縫補哲學實在太有個性,時代久遠的二手Worker Jacket成為了時尚單品,面對如此剛陽味的工裝,女仕們只要翻一翻袖、oversize披穿一下便頓時散發休閒風情。法國工服中不乏其他精彩款式,郵差制服是其中只一,20世紀以前都是採用接近軍服的版型,直至二次大戰便轉為接近現代西裝褸的款式,衣頌上的「P.T.T」代表Postes Télégraphes et Téléphones,即是Postals Telegraphs & telephones的意思,外形與Worker Jacket一樣有著多袋(但無蓋掩)的設計。 除了工服外,帽子也是個關鍵,因為當時的工人需要抵抗日曬雨臨及嚴峻氣候,帽子基本上是工服的一部份。圖中帽子是澳洲品牌Kazoku Vintage的精彩之作,用羊毛加上蜜蠟再以火燒效果手工製成,跟本文出現過的法國古著一樣,在香港僅於White Whale Co.有售,店內盡是罕見的歐洲古著珍藏;麻質Grandad-collar shirt出自英國Private White V.C.家族經營工廠;帆布鞋是經典的Spring Court。 纖瘦的女生穿起Largeot來都別有一番味道,若要線條優雅一點,可考慮把長身襯衫(18世紀的剪裁)作連身裙穿著,風格會偏向南法的Country Style,但仍能保留那份時代氣息。 淡麗的indigo(藍染)是Bleu de Travail(法國藍色工服)的靈魂,圍巾配上非洲的藍染古布是最好不過,同樣以天然植物藍染,在馬里部落以Resist-dyeing(蠟染法)製作圖案,色落、質感都是可遇不可求。 後記談到藍色革命,可別忘了Vincent Van Gogh繪畫多張藍領友人的肖像如 Portrait of Patience Escalier (1888)以及Portrait of Joseph Roulin(1889),那是藝術思維上的革命,印象主義的抬頭。
|